陆时叶知秋怀表是著名作者蛊兔子舞成名小说作品《逆流的时钟》中的主人翁,这部作品构思新颖别致、设置悬念、前后照应,简短的语句就能渲染出紧张的气氛。那么主角陆时叶知秋怀表的结局如何呢,我们继续往下看1画框里的光七月的风裹着蝉鸣撞进公园,陆时坐在长椅上,指尖的炭笔在画纸上悬了半小时。画纸中央是半幅未完成的梧桐树荫,枝桠纠...
逆流的时钟第1章精彩内容
1画框里的光七月的风裹着蝉鸣撞进公园,陆时坐在长椅上,指尖的炭笔在画纸上悬了半小时。画纸中央是半幅未完成的梧桐树荫,枝桠纠缠着空白,像他卡在喉咙里的灵感。自从父亲去世、祖父将那块缺了表盖的旧怀表收进木箱深处后,他笔下的世界就失了色彩,只剩灰调的“过去”在纸上游荡。他烦躁地蹭掉画纸上的炭痕,这个动作让他额前几缕微卷的黑发垂落,遮住了部分视线。他下意识地抬手将其捋向脑后,这个简单的动作让他清晰的下颌线和微抿的薄唇显露出来,也让他左眉骨处一道极浅的、不细看便无法察觉的白色疤痕,短暂地暴露在阳光下。他抬眼时,视线突然被不远处的花丛勾住。一个穿米白色连衣裙的姑娘半蹲在月季丛前,她的长发在脑后松挽,几缕不听话的发丝垂在颈侧,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晃动。她的皮肤是一种常年不见强光的、近乎透明的白,这使得她脸颊上因炎热而透出的淡淡红晕尤为明显。她的指尖轻碰一片蜷曲的叶子,动作轻得像怕惊醒一个梦。阳光穿过梧桐叶的缝隙,在她发梢跃动成细碎的金色光斑。她从帆布包里掏出小喷壶,对着叶片背面细细喷水,唇角那抹极淡的弧度,让落在她肩头的柳絮都显得小心翼翼。陆时的手先于大脑动了。炭笔在纸上沙沙作响,急于捕捉她垂眸时睫毛投下的阴影,捕捉水雾中瞬间折射的微光,捕捉她起身时裙摆扫过花丛那一下生动的弧度。他画了二十六年,感到调色盘里所有沉寂的颜色都在发烫——那些他以为永远丢失的、关于“生命力”的色彩,正从这个陌生姑娘的侧影里,势不可挡地漫溢出来。“您在画这个花坛吗?”清润的声音在身后响起,陆时的炭笔一顿,在画纸边缘划出一道突兀的线。他回过头。姑娘已经完全转过身来,正看着他。她不算顶漂亮,却有一双让人见过便难忘的眼睛——瞳仁是清透的浅褐色,像被溪水洗过的琥珀,此刻在树影光斑间,流转着温和又略带好奇的光彩。她手里还握着喷壶,帆布包上别着枚银杏叶形状的徽章。“不,”陆时将画板转向她,指尖因一丝莫名的紧张而微微发烫,“在画你。”姑娘怔住了,走近时带来一阵浅淡的草木清香。随着她的靠近,陆时注意到她的手指纤细而修长,指甲修剪得干净整齐,指关节处却有着与这双手的秀气不甚相符的、细微的薄茧和晒痕,那是长期与泥土、花枝打交道留下的印记。她的目光落在画纸上,睫毛轻轻颤了颤——画里的自己半蹲在花丛中,被阳光温柔地包裹着,连发间的柳絮都带着毛茸茸的光晕。这完全不同于镜子里那个被母亲要求“站有站相”的、拘谨的自己,而是一个……被画笔深情